【人工智能】IVE畢業生受病母經歷啟發 開發「AI早期抑鬱症篩查系統」評估病情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3/05/11 17:39

最後更新: 2023/05/11 18:49

分享:

分享:

(左起)IVE(青衣)資訊科技系講師劉智溢、系主任胡瑞能博士、哥哥何育龍、IVE數據科學及分析高級文憑畢業生何育麟,以及IVE(青衣)資訊科技系高級講師高堅華,合作開發「AI早期抑鬱症篩查系統」。(VTC圖片)

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資訊科技學科畢業生受母親患抑鬱症經歷啟發,以人工智能科技開發系統,透過分析求助者的說話聲線、情緒和關鍵詞等,評估情緒困擾及患上抑鬱症的程度及風險。

去年,IVE數據科學及分析高級文憑畢業生藉其母的患病經歷,與兄長及同學合作開發「AI早期抑鬱症篩查系統」。他指,透過收集與抑鬱症相關的文獻、詞庫,以及與患者對話獲得醫療和社交媒體大數據,再自行編寫深度學習模型,應用AI、機械學習及大數據分析等科技,分析對話語氣及患者情緒,最終開發出系統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何育麟指,母親因工作壓力而患上抑鬱症,於發病初期不時感到情緒低落、對生活感憂慮,後期情況更每況愈下,包括因病發而突然失去部分記憶及行為意識、在廚房煮菜時不知何故手持菜刀,但病情輾轉,被耽誤3年後,才被診斷患上抑鬱症。

最新影片推介

在陪伴媽媽覆診時,何育麟留意到醫生透過定期與病人對話分析其病情變化,令他想到運用科技輔助及支援醫生,分析與病人對話的內容,以提升診斷的準確度和效率,期望幫助更多同類病人,令他們及早得到適切治療。

負責指導項目的IVE(青衣)資訊科技系高級講師高堅華表示,系統集線上諮詢和智能分析於一身,方便易用,可將輔導對談內容以數據化呈現,能支援專業輔導或醫護人員作初步篩查及參考,但病情診斷及治療仍需依賴醫護及輔導團隊的專業判斷為準。他亦指,系統適合關注精神健康的機構、醫院診所,甚至保險公司使用,故建議定期進行對談,讓系統可收集更多數據以提高分析準確度。

研究團隊亦計劃進一步優化系統,如研究結合AI生成技術,包括支援更多語言如廣東話及普通話、加入虛擬診症功能等,並提供即時智能問診和輔導服務。

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 

責任編輯:梁凱婷